天边的浮云

鬼故事 2020-03-24 07:35吸血鬼www.guiyouling.cn

  丁怡之潜心绘画三十多年,艺术造诣不算不深,可他的画总是打不出去,更谈不上卖大价钱。可一些“狗屁不是”的画儿,愣是迎合了市场,名利双收,这使他非常苦闷。

  这一天,晚报社记者孙达仁有事找他,二人闲聊中,丁怡之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孙达仁是个见多识广的人,素以擅长“戏谑”“调侃”著称。他仔细看过丁怡之的几幅画,现出一副精通世故的神情:“我说丁老爷子,你想出名吗?这事儿包在我孙某身上!”

  “你……你有什么高招儿?”

  丁怡之非常相信孙大记者的能量,不过他清楚,画家的名气不是靠吹出来的,而是靠画出来的。

  “高招儿?嘿,谈不上,只不过不同凡响罢了。这事儿我来给你运作,保准让你喊我一声‘天才’!”

  “那……我的大记者,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都是什么‘不同凡响’啊,我听你的就是了。”

  孙达仁狡黠地“嘿嘿”一笑,附其耳上,“如此这般……”说出了自己的“锦囊妙计”。

  丁怡之听罢,两眼惊得滚瓜圆,牙疼似的“咝”了一声,疑惑地问:“这……能行?这岂不……”

  孙达仁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情:“噫,我的丁大老爷子,孙某人何时拿您老开过涮?照我说的做,没错!你看这样好不好:赔了,我付你二分之一的损失费;赚了,咱俩对半分成,如何?”

  这可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丁怡之见孙达仁有这么大的把握,转忧为喜,爽朗应诺:“好,一言为定!”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丁怡之按照孙达仁的吩咐,赶制了一批画儿,择日便在市展览馆举办了个人画展。事先由于孙达仁的精心炒作,舆论造得很好,前来观展者络绎不绝。大厅中挂满了形态各异的写意山水,丁怡之身着笔挺的西装,佩戴艳丽的胸花,笑容可掬地站在大厅门前,与前来观展的各界朋友握手寒暄。

  面对一幅幅作品,观展者无不露出惊异之色。墙上的画,他们从未见过,更谈不上看得懂,朦朦胧胧,像坠入十里雾中。越是这样,越是觉得画意高深莫测,越是不敢贸然相问画的什么,免得让人说自己欣赏水平低下。一个个颔首啧啧,不发表任何评论。

  不过也有个别打破砂锅问到底者,指着其中的某一幅画,问丁怡之画的内容是什么?

  丁怡之面含微笑,不做正面回答,而是轻轻反问道:“你见过天边的浮云吗?”

  这句话是孙达仁事先教给他的,让他只管这么说就是了,不要多做任何解释。的确,这句话非常抽象,又非常内涵。面对画家高深莫测的“解释”,问者知趣了,生怕让人说自己浅薄,不再深究了。整个展出期间,不管谁人相问,丁怡之总是“你见过天边的浮云吗”这句话。正是这句懵懵懂懂的话,把人们的疑问一个个都给挡了回去,把不解留给了自己。

  画展举办了三天,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所展全部作品,一一高价售出,丁怡之的腰包顿时鼓了起来。

  面对如此的名利双收,丁怡之感慨万端,晚上久久难以入睡。自己一辈子一丝不苟地作画,倾其全部才智,作出的画这么多年却无人问津,而如今……自己这哪是作画啊,简直是在糟踏艺术,他不由得想起了孙达仁传授给他的“锦囊妙计”……

  那天,孙达仁看了他的几幅画后,让他立即抛弃民间谚语:河狭水急,人急智生。

  传统的画法,赶时髦,“创作”一批“朦胧画”。如今就兴这个,越是看不懂,就越显得高深,就越显出水平,就越有人愿买。

  怎么个“创作”法呢?孙达仁说得非常明白:“超常思维,越离奇越好!”怎么个“超常思维,越离奇越好?”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使他养成了谨遵艺术规律的习惯,不敢有半点悖逆,他实在理解不了这个“超常思维”的含义。

  面对丁怡之的“死脑筋”,孙达仁摇摇头,进一步开导:“落伍了不是?嘿,我的丁大画家!要学会赶时髦,玩时髦!你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吧?上个世纪90年代初,法国有一位画家来中国访问,当场献艺。只见他拿了一把涂了颜料的小提琴,当众摔碎,然后再一一捡起,粘在一块画布上,就算完成了一幅‘作品’,就是这件‘作品’,当场竟拍卖了几十万元。你能不能也来它一次创新?来次革命?比方说,传统的画法都用笔,你能不能不用笔,用身体,身上涂上墨,纸上一滚!”

  老天爷!亏他想得出!

  丁怡之想想也不无道理,传说有一位画家画蝴蝶,不就是脱掉裤子将整个屁股都涂上墨,在纸上一坐一个吗?他受孙达仁的启发,如法炮制,身涂墨彩,在画布上或打滚儿,或翻跟头,或爬来爬去……就这样,一幅幅现代时髦的“作品”出来了。望着这样的“作品”,丁怡之的心都发颤。

上一篇:错认“贞娘” 下一篇:贝壳潭惊魂

Copyright © 2014-2023 www.guiyouling.cn.鬼幽灵网-版权所有

真实鬼故事,乡村鬼故事,灵异鬼故事,鬼故事小说,民间鬼术,五鬼运财术,什么东西辟邪,辟邪物品,辟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