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酒肉臭是谁写的 大户酒肉臭的写作布景

鬼故事 2025-06-20 00:04吸血鬼www.guiyouling.cn

杜甫:诗中的“大户酒肉臭”

在唐朝的辉煌与衰落之间,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他的生活历经世间沧桑,家族的学问熏陶让他早期作品洋溢着理念与憧憬的人生路径。他的政治抱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却遭遇了现实的冷酷与挫折。生活在唐玄宗后期的杜甫,见证了政事的混乱和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他的创作逐渐转向忧国忧民。

天宝六年,玄宗皇帝诏令天下才艺之士到长安应试,杜甫亦在其中。权臣李林甫导演的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使得参与考试的士子全体落选。科举之路既行不通,杜甫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得不转走权臣之门。投赠搞谒等方式均无结果。他在长安十年,奔波献赋,始终不得志,过着艰难的生活。

杜甫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困境:“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四年,他虽被授予河西尉这样的官职,但内心并不接受。朝廷又将他改任右卫率府卒曹从军。此时的杜甫已四十四岁,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接受这一职位。

当杜甫赴奉先省家时,他听到啼哭声,原来孩子饿死了。基于在长安十年的经历和见闻,他写下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民的苦难。

“大户酒肉臭”的写作背景正是在杜甫遭遇科举挫折、生活困顿、亲眼目睹权臣奢华与百姓饥寒交迫的情境下诞生的。当时,念书籍人都把科举当作谋生的途径,但杜甫却遭遇了挫折。他在长安过着艰难愁闷的生活,亲眼看到权臣的奢华和百姓的悲惨情境,内心激奋无法抑制,于是用诗歌控诉这种不公的局面。“大户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是他在这个背景下写下的不朽诗句。

如今,“大户酒肉臭”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依然存在。中国每年餐桌上的浪费大约相当于3500万吨食粮,即超过700亿斤。在餐饮消费中,每年至少会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世界粮食企业中近24亿斤粮食因储存条件差而损坏大。在运输方面,我国的粮食运输方式落后,专业化运输工具缺乏。大部分粮食仍采用传统的包粮运输方式,这导致在装卸、运输过程中的抛洒以及包装物的残留造成的损坏率高达5%以上。我们应该铭记杜甫的这句诗,珍惜粮食,反对浪费。

上一篇:小时代4登陆一票难求 用科学解释直觉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4-2023 www.guiyouling.cn.鬼幽灵网-版权所有

真实鬼故事,乡村鬼故事,灵异鬼故事,鬼故事小说,民间鬼术,五鬼运财术,什么东西辟邪,辟邪物品,辟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