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治疗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表现为心律起源部位的心搏频率和节律的异常,以及冲动传导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吸烟、酗酒和情绪失控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虽然一些轻微的症状可能并不需要治疗,但必须通过心电图检查来排除可能的并发症。
我们来了解一下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通常是生理性的,不需要治疗。它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对于窦性心律失常,我们需要排除作为伴随症状的可能性。
接下来是阵发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等。这类心律失常的诊断多数可以通过心电图来完成。在小儿群体中,阵发性心律失常相对较少见。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是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约占其6%~10%。房速的症状轻重不一,短阵发作的房速通常症状较轻,而持续数年不间断的房速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部分患儿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以痊愈,但约有40%的房速患儿治疗困难。对于这部分患儿,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选择射频消融治疗。
我们谈谈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多数预后良好。偶发早搏的患儿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常在体格检查或做心电图时被发现。长期频发的早搏可能导致左心室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治疗。
心律失常是一种需要重视的心脏疾病。对于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以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一旦发现有心律失常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等检查确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