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龙:被称之为笨重的蜥蜴,化石发现于1912年美
巴洛龙重型恐龙的传奇
巴洛龙,被誉为“重型龙”或“笨重的蜥蜴”,其化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在美国由厄尔道格拉斯发掘。这种恐龙与梁龙有着相似之处,它们的身体都非常长,而且在站立时臀部是最高的点。今天,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巴洛龙的独特之处。
一、巴洛龙的身体构造
巴洛龙的颈部至肩膀距离长达九公尺,尾巴较短,使其站立时身高在北美洲堪称巨无霸。这种恐龙出现在侏罗纪晚期,因其庞大的体型和笨重的体态而被称为“笨重的蜥蜴”。它的整体身长达到惊人的27米,其中颈部占据了身体的三分之一。
由于其长脖子和大脑袋,巴洛龙需要良好的血液循环来供应脑部。这种恐龙的心脏非常强大,重达1.6吨,跳动速度也相当快。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巴洛龙的心脏结构适应了其巨大的身体和需求。在其颈部有一条动脉,这条动脉有助于阻止血液在体内回流。当恐龙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也会导致血液回流变慢,这也促使了巴洛龙心脏的特殊生长。
二、巴洛龙的头部与颈椎
关于巴洛龙的最初发现来自于头部化石。虽然化石并不完整,但科学家们通过精心研究并制作出了头部模型。这个模型展示了巴洛龙的头部是倾斜的,鼻孔位于眼睛的上方。
巴洛龙的脊柱数量超过16节,每一节的长度都有一米之多。这些脊柱不仅支撑着颈部的骨头和肋骨,而且其间的空洞也是为了减轻重量。如果没有这样的结构设计,巴洛龙将无法支撑起其巨大的头部,也无法完成抬头动作。
巴洛龙作为一种重型恐龙,其身体构造和特征都展示了其在侏罗纪时期的独特地位。其庞大的体型、强大的心脏、独特的头部结构和科学的脊柱设计,都让我们对这位“重型龙”更加好奇和敬畏。巴洛龙的历史和故事还在继续,等待着更多的科学家去发掘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