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全盛时期到底有多强?夷陵之战的失败,对
建安十三年,刘备在夺取荆南四郡后,终于有了自己的独立根据地。此前他虽一度占据徐州,但荆南四郡的得手让他有了稳固的立足之地。
建安十五年,刘备借用了南郡,实际上只占据了江陵部分。至此,荆州七郡中,刘备独占四个半,包括桂阳、零陵、武陵和长沙,以及江陵的一部分。他付出的代价是在赤壁之战中深受重伤,但得到了荆州的大部队郡县。这也为后来的荆州之争埋下了伏笔。他初步完成了“跨有荆、益”的战略构想。
建安十七年,刘备与某人决裂,建安十九年,刘璋投降,益州之战以刘备的胜利告终。此后,孙权试图夺取南郡未果,转而攻取了长江、零陵、桂阳三郡。刘备迅速反应,调兵遣将支援荆州。
建安二十年,曹操收降张鲁占据汉中,刘备与孙权重新结盟,以湘水为界划分了荆州的归属。虽然刘备集团失去了一些郡县,但不久之后,他们抓住了新的机遇。曹操选择留在汉中,没有继续进攻刘备,这为刘备发动汉中之战提供了机会。建安二十四年,刘备集团打败曹操,夺取汉中,随后乘胜追击,夺取了东三郡。虽然曹操集团依然强大,但已无力南上。
与此孙权集团通过湘水之盟得到了荆州的部分地区,并进取交州。在关羽发动樊襄战役时,孙权集团背信弃义,吕蒙袭取江陵,导致关羽败走麦城。荆州的失守对刘备集团来说意味着隆中对战略的彻底失败,几乎丧失了一统天下的希望。
不久之后,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或为了夺回荆州而出兵讨伐孙权。战争初期,刘备军连战连捷,但最终的夷陵之战却是一场大败。这场战争对刘备集团造成了重大损失,蜀汉精锐损失殆尽,出现了人才断层。刘备留下的蜀汉千疮百孔,幸有诸葛亮力挽狂澜。之后诸葛亮调整了战略,但无论采取何种策略,荆州失守和益州的疲惫已经使蜀汉再也无法统一天下。诸葛亮的努力只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壮举罢了。
刘备集团从一无所有到近乎“跨有荆、益”,再到失去荆州的重大损失和随后的夷陵之战的失败,经历了巨大的起伏和变化。这些事件对三国时期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荆州失守对刘备集团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