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年初三小年朝又被称为猪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三,都是辞旧迎新的一刻,更是春节期间的独特风景。这一天,人们沉浸在浓厚的年味之中,欢庆春节的第三天大年初三。被尊称为“小年朝”与“猪日”的这一天,承载着丰富的传统风俗和独特的文化意蕴。
说到“小年朝”,其实它是源于宋代的天庆节,当时还是皇宫贵臣们的专属节日。据说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天书从天而降,真宗皇帝便诏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们可以休假五日。后来,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朝,习俗中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再来说说“猪日”,农历正月初三又被称作“猪日”。自秦汉以来,每一天都有对应的动物,大年初三正是猪的日子。在这一天,民间有贴“肥猪拱门”的剪纸习俗,寓意“猪入门,百福臻”。肥猪背上驮着聚宝盆的剪纸,既能冲淡家中自腊月以来过于热闹的氛围,又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人之间还会相互赠送以猪为内容的剪纸,名为“朱笔题名”,寓意祝对方高考得中。
大年初三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忌讳。首先是忌拿剪刀针线。在大年初一,人们避免动刀剪针线,俗语有“初一动刀剪,口舌是非会难免”的说法。许多家庭会在除夕晚上就将刀剪针线包起来。大年初三还有不能洒扫午睡和避免摔碎杯盏碗盘的忌讳。传说正月初一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若动用扫帚会破财;白天午睡则预示着整年都会懒散,影响事业运;若不慎摔碎了杯盏碗盘,要赶紧说一些吉祥话化解,碎物不能直接扔出大门,要包好放在僻静处,等到大年初五之后再处理。
大年初三是一个充满传统氛围和独特文化的日子。无论是欢庆节日、遵守习俗还是传承文化,人们都沉浸在浓厚的年味之中,共同迎接新的一年。在这一时刻,让我们一起辞旧迎新,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