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避暑?“赐冰”是古代官员福利
奇技网导读
俗语有言:“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炎炎夏日,人们纷纷寻找清凉之地,躲避酷暑。而在古代中国,尽管没有现代的制冰机器,但我们的祖先却有许多低碳、环保的避暑纳凉方法和自制的清凉饮品。
进入先秦时代,人们开始利用天然冰制冷保鲜食物和制作冷饮。据《周礼》记载,周王室为了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设立了冰政机构,负责人被称为“凌人”,其下职工众多。每年冬季,工人们会采集天然冰块,储存于名为“凌阴”的冰窖中。从考古发现来看,拥有储冰室的古人往往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比如西汉的梁孝王刘武,其墓中不仅有豪华设施,还有冰窖,可见其对清凉的追求。
除了设立冰窖,周王室还会将冰块作为赏赐赐给身边的人,但并非人人有份,只有高级干部才能享受此待遇。这种“赐冰”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朝廷会在立夏时赐冰给文武大臣。清代更是将赐冰作为一种官员福利,发放“冰票”,以替代直接发放冰块。
古人日常使用的冷藏器具称为“鉴”,这是一种大盆,早期是陶质,后来流行青铜鉴,又称“冰鉴”。冰鉴被视为一种原始的冰柜,人们将饮料或食物放入其中,四周放上冰块,盖上盖子,很快就可以制作出“冷饮”。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过夏天的“冷气”主要来源于水井。秦汉时期,人们采用“井藏法”制冷保鲜,即将食品置于井中的大瓮或篮子中,用绳索系于井下。这种方法的现代版仍有人使用,比如“冰镇西瓜”。
古代人的饮料选择并不像现代这么丰富。对于普通人来说,井水就是他们最好的“饮料”。汉代人夏天主要的饮料是井水,当时人们认为井水寒凉清澈。现在人们流行的喝矿泉水之风,似乎继承了汉代人的传统。
除了简单的井水,汉代人还有一些更讲究的饮料,如蜜水,这是在水中加入蜂蜜的高档饮料。汉末的袁术就非常爱喝这种饮料。袁术死时正值大热天,他想喝杯蜜水,但军中已无蜜可寻。最终,他只能喝下普通的水,遗憾而终。
古人在炎热的夏季有许多独特的解暑方式,从设立冰窖到自制冷饮,再到利用井水保鲜制冷,都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虽然时代变迁,但我们对清凉的需求和对生活的热情始终不变。
灵异咒
- 古代人如何避暑?“赐冰”是古代官员福利
- 周秀娜演的作品?周秀娜扮演的恶胎里面那个小女鬼演员是谁
- 新中国四大火炉分别是哪四个地方
-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张芷溪整形前的相片(张芷溪个人资料介绍 张芷溪整容是真的吗)
- 中国导游在泰国被大象踩踏致死最新消息 家属已赴泰善后
- 三国曹操老婆卞夫人告诉后人啥惊天秘密
- 鬼脸黄花梨的风水-黄花梨鬼脸手串价格是多少
- 诸葛亮没有北伐的话 蜀汉的结果又会是什么
- 为什么卤味三巨头卖不动了 消费者为什么不吃卤味了
- 李建成顺利登基,他会杀自己的弟弟吗?
- 网传台湾淫少李宗瑞17秒性爱影片 镜头晃动疑有
- 探索自由创新的艺术世界 Boucheron宝诗龙品牌沙龙
- 刷新内地票房纪录!《海王》为何好评如潮?
- 司马光所作的《谏院题名记》表达了什么思想?
- 隋朝猛将韩擒虎是什么人?活着是盖世猛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