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报道,4月15日,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正式揭牌。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全国首个保税物流园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成功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回溯历史,2004年4月,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正式封关运行,成为了我国首个获国务院批准的“区港联动”先行先试区。如今,时隔17年后,基于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原址、原地进行整合优化,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正式落地,其规划总面积为1.03平方公里。
在综合保税区的崭新框架下,企业的运营方式也迎来了重大转变。“这次升级后,我们的库存货物不仅可以‘整进整出’,而且可以灵活地进行‘整进零出’。”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敏表示。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演变,散单、小单贸易日益增多。依托综合保税区的制度环境,企业得以加快发展进出口贸易,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新需求。
上海海关副关长柳波也对此表示支持。他表示,海关将全力协助外高桥港综保区发挥其政策功能优势,努力增强其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对接能力和资源配置的统筹能力。还将融入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建设,为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服务。
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对于浦东新区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突破。这一新区的功能创新桥头堡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物流枢纽能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这一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浦东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1+1+3”的新格局,即一个特殊综保区、一个保税区以及三个综保区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揭牌当天,还有8个重大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这些项目涵盖了海空运联动、保税汽车进出口产业链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些重大项目的入驻,将进一步丰富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的跨境贸易方式,提升其作为国际物流枢纽以及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节点的地位。未来,这里将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跨境贸易的热门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