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报道,日期为6月28日。浙江大学近日启动了一项名为“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的重大项目。该项目旨在从推进人文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育创新型的人才,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亚洲文明研究话语体系。
据了解,浙江大学自去年7月就开始筹备这一宏大的计划。首席专家、浙江大学资深教授许钧表示,该计划是为了在亚洲文明研究领域发出中国的声音。哈佛大学的亚洲研究中心和东京大学的东洋文化研究所都是该计划的重要参考。
该计划将围绕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及西亚的文明,以及中外文明的互相借鉴等五大板块展开研究。其研究的六个维度涵盖了文明思想的交融与共生、文化理念的传承与创新等。许教授解释说,“会聚”二字意味着交流与创新,通过集结多学科力量,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形成合力,开展创新研究,凝练原创性成果,进而产生重大影响。
该计划还将构建高端学术交流与发布平台,创办亚洲文明研究期刊,传播中国的研究成果和声音。关注亚洲地区的新常态和突发事件,发布有影响力的智库报告。计划还将通过搭建研究平台、申报科研项目和打通校内外学术资源等方式,增强学术研究动力。
许教授特别强调,该计划的最终目标是拓展人才培养途径,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类情怀、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提供保障。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浙江大学将深化与亚洲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并在现有研究机构的基础上组建创新团队,建立亚洲文明研究机构。
目前,浙江大学正在紧张地筹建亚洲文明研究院。许教授表示,未来该研究院将成为集结全球顶尖学者的平台,共同和研究亚洲文明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这不仅将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社会科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还将助力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期待这一计划能够真正让亚洲文明在世界舞台上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