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身世之谜:月球系地球亲妹
介绍月球身世之谜:地球的“亲妹”从何而来?
近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徐伟彪为我们揭示了月球起源的奥秘。据其介绍,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是“碰撞说”。
据“碰撞说”描述,在太阳系初形成的混沌时期,天体之间的冲突频发。大约45亿年前,地球还处于“小胚胎”阶段,突然遭遇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这次撞击力度巨大,地球无法承受,喷发出大量物质,这些物质在太空中围绕地球旋转,并最终凝聚形成了月球的“原料”。
这一理论并非空穴来风,科学家在对阿波罗月球岩石的研究中找到了证据。月岩中的氧同位素组成与地球物质完全一致,仿佛地球和月球拥有完全相同的“DNA”。而且,月球岩石中的挥发性元素含量远低于地球,这可能是在撞击过程中产生了极端高热,导致这些元素被蒸发掉。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并不满足于现有的证据。徐伟彪的团队和合作者从月球陨石中找到了新的证据,揭示了月球诞生于大碰撞的秘密。这块看似普通的月球陨石中,氯同位素的分馏现象引起了专家的极大兴趣。较轻的氯同位素35被高温蒸发,而较重的氯同位素37则保留较多,这一现象仿佛讲述了月球在撞击中“浴火重生”的壮丽过程。
徐伟彪表示,这块月球陨石中的氯同位素分馏现象意味着这些挥发性元素经历了高温蒸发过程。只有通过大规模的高温融化过程,才能为氯的挥发提供足够的热量,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灾难性的大碰撞确实发生过。
月球不仅是地球和其他星体“暴力相撞”的产物,而且与地球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的身世一直是个谜。明年,我国的嫦娥5号将带回第一中国月壤,科学家们期待通过更多月球样品的研究,进一步揭开月球的起源和演化之谜。
月球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它身上隐藏了太多未知的秘密。科学家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能够逐步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与地球紧密相连的“亲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