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长白乌铁路开通运营“满月”
人民网长春报道,9月8日迎来了内蒙古自治区首条跨区域动车组列车运行线的满月纪念日长春至白城至乌兰浩特快速铁路运营一个月。这条承载着吉林、内蒙古人民期待与盼望的铁路,历经高温酷暑和季风骤雨的洗礼,成功经受暑运返程客流高峰考验,安全高效地为旅客提供了服务,累计发送人数高达92.8万,日均发送旅客达2.9万人。
这条名为长白乌的快速铁路,起于吉林省长春市,终止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总长度412公里。由于建设较早,原有的运输能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沈阳铁路局将其列为“十二五”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不断投入并推进扩能改造。改造后的长白乌铁路彻底改变了白城至乌兰浩特间只通普速列车且速度较慢的历史,使吉林白城、大安以及内蒙古乌兰浩特等城市正式迈入动车时代。
按照城际化的开行模式,长白乌铁路现在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9对、普速列车4对。乌兰浩特至长春的旅行时间由原来的5小时18分缩短至3小时23分,不仅大大节省了旅行时间,而且票价实惠,极大地满足了沿线人民的出行需求。
长白乌铁路向西通过多条线路连通呼伦贝尔、霍林河及锡林郭勒等蒙东地区,向东与哈大、长珲高铁相连,构成了东北地区高效、便捷的铁路快速客运网。它与秦沈客专和在建的京沈高铁相连,进一步加强了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与全国各地的交通往来,为粮食、煤炭、石油、钢铁和汽车制造等资源及产品的交换打造了一条高效、便捷的运输通道,货运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长白乌铁路的开通运营已成为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纽带。它紧密连接了乌兰浩特和白城这两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加速了“同城化”效应,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经贸、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途经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胜地的长白乌铁路,不仅串联起沿线的美丽风景,更为人们的旅行提供了便利,开启了沿线人民全新的幸福生活。据兴安盟旅游局介绍,随着长白乌铁路的开通运营,当地旅游业迎来了新的高峰,游客数量同比增长了19%,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针对偏远地区农牧民出行存在的语言沟通难等问题,长白乌铁路沿线车站推出了蒙汉双语系列服务,开设了蒙语售票窗口,并同步开展上门代订车票、站车爱心接力等特色服务,帮助少数民族旅客无障碍出行。
长白乌铁路开通运营一个月以来反响良好。沈阳铁路局将继续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安全可靠、服务优质、效应显著的综合运输黄金大通道,为建设美丽吉林和内蒙古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