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秦志军我国核电技术实现四大跨越
我国核电技术的四大辉煌跨越秦志军的解读
在最近的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核电司副司长秦志军激动地分享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的核电技术在过去十年里已经实现了四大跨越。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我们国家核电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我们已经快速掌握了全球先进的非能动设计理念。这一理念被成功应用于CAP1和“华龙一号”的设计中,显著提升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展示了我国在核电设计领域的实力。
以高温气冷堆为代表的四代核电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的骄傲。通过示范工程的实践,我们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设备难题,让产业化应用走在世界前列。这不仅彰显了我国核电技术的先进性,更为我们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三代核电站重型设备的国产化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从压力容器到蒸汽发生器,再到主管道等一大批重型设备已经实现了自主制造。核心设备如屏蔽电机主泵、数字仪控系统、爆破阀等已经完成样机制造。我们的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综合国产化率从十年前的30%跃升到现在的85%以上。
在关键材料加工制造、基础材料研制以及共性技术方面,我们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超大型锻件、690合金管等关键材料的加工制造技术取得了质的突破。首条从海绵锆到成品管、板、棒、带材的完整生产线建成,结束了我国核电焊接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在反应堆堆芯及安全分析、严重事故机理等共性技术方面,我们也开展深入攻关,建设了一批国际领先的大型台架和试验设施,为我国核电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秦志军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核电事业,一个不断挑战自我、勇攀科技高峰的能源强国。我们为这些成就感到骄傲,也为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