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一大臣上朝没带笏板,最后怎么解决的?
灵异事件 2025-07-04 07:06灵异故事www.guiyouling.cn
在古代朝廷中,鸿胪寺少卿董令矩与大臣宋千敏的友情深厚。某日,董令矩因忘带笏板而面临欺君之罪的风险,宋千敏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笏板折断,与董令矩共同使用半截笏板上朝。这段深厚的情谊一直被人们传颂。
后来,董令矩退休返家,隐居在江苏丰县。与此宋千敏因战乱失去了家园,落魄无比。得知此事的董令矩伸出援手,将宋千敏及其家人接至府中,共同度过时光。几年后,在一次赏月之际,董令矩提出将赠予宋千敏的房舍正式卖给他,以表达深深的感激与友情。这个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那么,究竟何为笏呢?笏是古代朝臣上朝时手持的一种狭长板子,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它的制作材质十分讲究,等级森严。笏板除了作为身份的象征外,还作为古代官员的记事本,用于记录皇上的命令和旨意,也可记录自己的奏报。即使到了纸张普及的时期,笏仍被官员们所接受,成为上朝的必备工具。
若需向皇上呈报的事物繁多,一块笏不能完全记载,官员们便为自己准备一个“笏囊”,将所有笏板装入其中,带到朝堂上。例如,古代有位名叫张九龄的大臣,因公务繁忙,不得不携带“笏囊”上朝。这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显示公务繁忙。笏板还是古代大臣的挡脸神器。在朝堂上,大臣们用笏板挡住自己的脸,彰显龙威,表示对天子的敬意。
这两段故事与笏板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相结合,展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感。友情、忠诚、礼仪、时尚……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古代朝廷生活的生动画面。而笏板作为这一画面的重要元素之一,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上一篇:2025年7月属鼠人装修开工吉日 装潢房子大吉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