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地球海洋垃圾九成来自十条河流 减少一半
全球塑料污染源头介绍:三大洲的十条大河承载了九成海洋塑料垃圾
近日,英媒报道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根据亥姆霍茨环境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高达九成是通过十条河流流入的。这十条河流均位于印度、非洲和中国。此消息源自英国《每日快报》网站的报道,报道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
这些河流的名字听起来如雷贯耳,它们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承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同时也承载了巨大的环境压力。非洲的尼罗河和尼日尔河,中国的长江、黄河、海河和湄公河以及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这些河流都是给环境带来灾难性污染的源头。它们两岸人口众多,塑料垃圾的产生量巨大。
研究报告负责人克里斯蒂安施密特博士指出:“如果能将这十条河流集水处的塑料垃圾减少一半,就已经算是巨大的成功了。为了改善环境状况,我们必须加强废弃物的全程管理,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意识。”塑料垃圾的流入已经成为全球海洋环境的一大杀手。
据悉,每年仅通过中国的长江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就高达惊人的150万吨。相比之下,泰晤士河的塑料垃圾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项研究涉及全球五大洲的众多河流,涵盖了79个采样点的大量数据收集与分析。与之前的研究相比,这一报告更进一步揭示出塑料垃圾的来源问题。此前的一篇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文章指出,进入海洋的三分之二的塑料垃圾来自全球前二十条河流。新的研究数据则更加惊人且具体地指出了塑料垃圾的源头所在地。这也意味着我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工作,遏制塑料垃圾继续进入河流海洋的问题。随着这项研究的推进和公开透明化,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环保组织正在尝试设立巨型漂流障碍物来拦截大片塑料垃圾流。此外还有一种创新技术正在朴次茅斯港进行试验海洋垃圾桶可以每天收集多达高达每天可以收集一点五公斤的垃圾的重量并存储在陆地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处理防止其进入海洋。这一技术被视为未来海洋垃圾管理的重要一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并期待其未来的发展成果为全球海洋环境保护作出重要贡献并期待这些措施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以实现我们的海洋环境的保护目标共同为地球的未来努力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