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方颅怎么办
小儿方颅,多出现在刚刚降临人世的小婴儿身上。他们的头颅开始呈现独特的形态,额部向前凸出,颞部两侧也明显凸起,顶部扁平,整体呈现出方形的轮廓。这种情况在儿科中较为常见,往往是小儿佝偻病的体现。
方颅的出现,是因为孩子体内缺乏维生素D或钙。在正常的成长过程中,宝宝的头型应该是圆润的,没有棱角。而方颅的形成,是由于大量类骨质的堆积所致,这并不是真正的骨质沉积。因为骨骼缺钙、软骨发育不足,无法完成沉积钙化,导致额骨、枕骨、顶骨的类骨质异常增生,进而形成了这种头型畸形。
这些宝宝们可能还会伴有颅骨软化的问题。按压头骨的部分,可以感受到凹陷,并且能回弹,仿佛是一个乒乓球头。缺乏维生素D或钙剂还可能导致手镯、脚镯征的出现。肋骨可能出现肋缘外翻,胸骨凸出,形成鸡胸或漏斗胸。对于已经学会走路的孩子,还可能会因为负重而出现O型腿或X型腿。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包括睡眠不稳、易惊醒、枕秃、出汗多等神经系统问题。正常的宝宝一般在出生半月后开始口服维生素Ad来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如果宝宝在正常的喂养下仍然出现神经兴奋的情况,就需要检查宝宝的维生素D和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如果明显缺乏维生素D,就需要大量补充,并在一个月后调整为维持量。
对于已经出现方颅的宝宝,无论是否已补充维生素D,都需要检查维生素D水平和钙含量,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补充。为了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正常喂养,及时添加辅食,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在天气宜人的日子里,多带宝宝户外活动,让他们充分享受阳光的沐浴。这样,我们便能共同守护宝宝的健康成长,让他们远离佝偻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