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餐馆卖拍黄瓜遭职业打假
近日,株洲市的餐饮业遭遇了一连串的“拍黄瓜风波”。一对晏姓父子,以其独特的“打假”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每到一家餐馆吃饭,总会点一道“拍黄瓜”。当餐馆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尝试制作这道菜品时,却往往因此陷入困境。
一次,晏氏父子到一家炒菜店用餐,明确要求店家做一道“拍黄瓜”。店家虽无冷食类许可证,原本并不售卖这道菜,但在他们的请求下,还是尝试制作。仅过了数日,这家店就遭到了举报。店家深感困惑,认为自己遭遇了“钓鱼式维权”。类似的情境在株洲市的许多餐馆中上演。
不仅如此,晏氏父子甚至在一家火锅店消费时,也点了拍黄瓜。那次用餐共花费了500多元。事后,他们再次举报并要求火锅店按照整桌菜的价格进行十倍赔偿。火锅店对此无法接受,认为这样的要求过于苛刻,显然是恶意的敲诈行为。
据了解,晏氏父子在过去的三年里已经举报了餐馆多达49次。他们通常要求按照当天消费总额的十倍进行赔偿。被举报的餐馆纷纷表示,这对父子显然是职业打假人,其相关举报行为属于恶意敲诈。
针对这一情况,株洲市相关部门积极采取行动。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心组织了一场协调会,邀请相关部门和被举报的餐企代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会议中达成了一系列监管服务措施,包括“首违免罚”的措施。提醒餐企在遇到类似恶意投诉时,不要私下解决,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对于此事,有人提出质疑认为黄瓜作为鲜瓜现做的食品属于瓜果类,并无凉菜冷菜之分,打假行为明显是恶意敲诈。他们呼吁对餐馆的食品安全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和查处劣质食品来源地打假者提出真实合法要求的情况相比这种现象更值得关注和重视应该给予合理的处罚和警告措施比如第一次发现违规情况判退凉菜款项并警告商家第二次则两倍处罚第三次四倍以此来警示其他潜在的违规行为同时也有网友表示理解职业打假人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他们呼吁湖南向武汉学习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和处理方式应该更加公正和合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维护餐饮企业的正当经营权益。